服务热线:
021-63095600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

德力西的创新思维

发布日期:2009/12/4 10:58:45   浏览量:20
 

如果说温州在市场经济时代创造了无数个奇迹,那么柳市则把这些奇迹放大到令人震惊的程度。2001年中国民营企业10强中,仅温州市的柳市镇就占去了3个,德力西集团便是这其中的一个。从5万元开始的资本原始积累,到固定资产23亿元、销售额62亿元,德力西只用了18年的时间,这恐怕只有又吃苦又聪明的温州人才干得出来。

一位学者曾在两年前的“德力西现象研讨会”上说:“温州从经济发展上说,没有什么独特的很好的条件,交通也不方便,资源也不丰富,投资也不多,我看最好的条件就是温州人。温州人好在哪里呢?温州人又能吃苦又聪明,所以就厉害。”

那么德力西是靠怎样的聪明在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呢?记者从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一系列的创新思维中找到了答案。

传承的裁缝思维

胡成中是裁缝的后代,而且他认为自己永远是裁缝的后代。这不仅因为胡成中从父亲那里学会了裁剪,而且因为他从父亲独特的裁缝思维中获取了营养。

胡成中说:“好多人都问我,你经营企业究竟有什么诀窍?其实,我说道理很简单,除了诚信,一个非常重要的秘密就是————量体裁衣,这是我在父亲那里学来的。企业制度也一样,我认为做企业没有一个制度是永远不变的,它本身就是动态的。好像小孩穿衣服,7岁能穿10岁你衣服就该换了。你企业规模1个亿是这个制度,2个亿是这个制度,10个亿还是这个制度就肯定不行,你要与时俱进,一定要量体裁衣。”

在胡成中创业的时候,除了能吃苦的意志和聪明的头脑,他什么都没有,所以他只能以有限的资金创办一个家庭作坊式的企业。

6年后,也就是1990年,胡成中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他清醒地认识到,家庭作坊已经不适宜企业的发展,于是,他向温州的三缘(血缘、亲缘、地缘)经济模式提出挑战,在乐清同行中率先进行企业联合兼并,组建德力西股份有限公司。

又是4年过去,德力西产值过亿。

胡成中觉着应该给他长大的“孩子”做一件更大的衣服。于是,他在更大范围内兼并、控股同行企业,组建浙江德力西集团。从此,德力西一发不可收。

1998年以后,迅速膨胀的德力西又要求胡成中创新制度,于是跨地区、跨行业、股份社会化的中国德力西集团应运而生,并将触角伸向了上海(成立上海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并购国企杭州西子公司)、乌鲁木齐(并购两家国有宾馆饭店)和香港(成立香港贸易公司)等地。

自悟的饥渴哲学

在十几年的经营生涯中,胡成中自悟出一个朴素的“饥渴哲学”,他说:“比如一个人又渴又饿,你何必论清楚是先喝水,还是先吃饭。温州人不爱在这些地方下工夫,实在饿了就先吃饭,实在渴了就先喝水。用不着争论。”

当他觉得产品急需要创新时,就把每年销售额的5%投入到新品开发和技术改造当中,并建立德力西低压电气科学研究所、上海技术中心、德国研发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

当他发现国内的市场千差万别时,便不拘一格地在全国建起600多个销售公司,独资的、合资的、合作的、代理的,哪种方式最“解渴”,就用哪种方式。

当他看到民营企业一做大就出问题的时候,就马上改变管理方式,形成决策中心(董事局)、管理中心(总经理机构)和成本利润中心(成员企业)三环相扣的运作体系。

当他体会到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时,“唯才是用”、“按能分配”便成为德力西的铁杆儿原则,所有员工都因为觉得自己有机会而在努力地工作。

当他认识到要想把德力西做成“百年企业”就需要一种文化支持的时候,他便适时地推出人性化的管理,崇尚“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所以德力西的员工告诉记者:在德力西工作很快乐。

后来的学者头脑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所进入的层次也越来越高,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胡成中早就觉得自己只有初中文化已经不能适应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于是,他给自己定下一条座右铭:终身学习。

胡成中说:“现在的企业竞争已经进入了鲨鱼吃鲨鱼的时代,谁拥有了最聪明的头脑,谁就可以成为最强的鲨鱼,知识是让头脑聪明的最佳食粮。”

为让自己拥有一个学者的头脑,近些年来,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国际金融学院和美国加州大学、美国洛杉矶大学都留下了胡成中探寻知识的足迹,并获得美国洛杉矶大学的MBA硕士学位。

如果说理论专著《企业集团创新论》的出版标志着他向学者行列迈出重要一步,那么作为浙江大学的硕士生导师,胡成中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学者了。

因为现在他是企业家和学者的混合体,所以他可以自信地站在各种讲坛和论坛上阐述自己的经营思想和经营理念。北京大学企业家论坛、复旦大学经济论坛、南京中国民营企业科技论坛、乌鲁木齐经济论坛、北京科技周中国企业家峰会,胡成中的每一次成功演讲都使他成为人群中的焦点。

参加完上海的APEC会议之后,应美国政府之邀,胡成中在2001年末出席并站在了“21世纪美中经贸科技论坛”上,其精彩的演讲引出台下阵阵掌声,各种提问接连不断,似乎台下所有外国人都因德力西而特别想了解中国。

有人说,一个企业家一旦拥有了学者的头脑,那么他的创新能力将不可限量。事实正是如此,德力西的下一个目标将是跨国集团。

熟悉温州柳市的人可能都不否认柳市是个奇迹,一个不大的地方孕育了3000多家企业,这里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喜欢扩张。

就如同德力西,最早叫乐清求精开关厂,后来叫温州德力西,再后来叫浙江德力西,现在叫中国德力西,下一步他们将实现自己的跨国梦想,名字可能就叫德力西(中国)了。

关注危机

胡成中说:“经常有人提醒我:企业做大了,千万别昏了头。我告诉他:你放心,这一点我比谁都清楚。虽然德力西已经成为全国无区域企业集团,并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排名第五,但是,这并不等于德力西就成功了,就可以坐享其成了。与世界大集团、大公司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人家都是几百亿,甚至几千亿美元,我们还不到10亿美元。面对他们,我哪敢昏头,追赶还来不及呢。”

“可与国内同行比,德力西毕竟已经足够大了。”记者试探着胡成中。

“在我的眼里,我的对手不是国内同行,而是国际同行,这样一来,我的危机感太重了。对国际同行的资金、管理、品牌、技术以及整体实力、竞争能力我都做过详尽的考察和比较,他们实在是太厉害了,所以,为实现我们的跨国梦想,德力西不敢有半点儿马虎。”

“德力西现在最需要加强的是什么?”

“核心竞争力。我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独有的东西;是别人学不会,偷不去,买不走的东西;也是别人无法克隆,无法仿效的东西。比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产品、品牌和企业文化等,在与国际同行竞争时,这些都是硬碰硬的东西,也是德力西这些年来非常重视的地方。”

“有些企业正忙着应付加入WTO将给他们带来的冲击,德力西怎么处理应付冲击和主动出击的关系。”记者问。

“加入WTO以后,众多的国内企业的确面临着‘狼’来了的局面,而德力西是不会只顾保护自己的‘家园’,而忘记冲到`狼窝'里寻一杯羹的。”胡成中的这句话记者印象最深。

梦想框架

在各种场合,只要提到走向世界,胡成中总是告诫德力西人:走出去和成功走出去不是一回事,德力西一定要成功走出去。

“你现在有成功走出去的具体办法吗?”记者问。

“有,那就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德力西的发展战略————生产国际化、营销国际化、技术国际化、人才国际化和品牌国际化。”胡成中谈起德力西的梦想框架,思路相当清晰。

生产国际化,就是要逐渐改变德力西产品的产地仅仅限于国内的一贯做法,在充分考虑综合成本、制造优势和品牌影响的基础上,向海外拓展,逐步实现“产地销”和“销地产”并轨发展。

营销国际化,就是眼睛要盯住国际市场,尤其是发达的欧美国家市场,产品出口比例要从现在的总营销额的5%,提高到25%,并尽快推行电子商务,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3年后,我们的国际销售公司或代理网点要达到150个以上。

技术国际化,就是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并保持与国际先进技术同步发展,要保证技术的专利性和先进性,以形成自己的技术壁垒。德力西的德国研发中心、上海研发中心和总部研发中心正是基于这一思考而在合力与世界对接。

人才国际化,就是要打破区域和国别限制,在全球范围内引进人才,海外公司使用当地人才,让人才本土化。目前,德力西已经从美国、德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引进不少人才,如德国的电气专家艾哲先生已经出任德力西集团副总裁,并获得国家友谊奖。

品牌国际化,就是最大限度地扩大“德力西”这一驰名商标或品牌的内涵,提高品牌价值和竞争力,让“德力西”由行业内通晓变为大众通晓的著名品牌,让“德力西”由中国通晓变为世界通晓的国际著名品牌。

战略准备

胡成中说:“WTO最根本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市场化运作,二是法制化运作。前者对于德力西来说并不陌生,因为我们一开始就是在市场中摸爬滚打发展起来的;后者却是个关键,按国际贸易规则办事,这是我们必须适应的。所以,德力西人必须加紧学习WTO有关规则,这是我们实现跨国梦想的第一道门槛。”

“建立跨国公司,还只是德力西的梦想吗?”记者问。

“不。”胡成中说,“前年,我们与日本公司合资建立上海河村电器有限公司,厂子虽然建在上海,可产品却全部返销日本;去年,我们与美国公司合资成立美国世纪德兰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开始进入国际金融业;今年5月,我们在德国建立独资的德国德兰电器有限公司,研究、开发、生产一条龙,并大量使用德国当地人才,实现人才本土化,并准备收购一些德国企业,在电器技术最好的德国建立德力西第一个欧美生产基地;还有东南亚,在东南亚国家建厂是我们跨国战略的重要一步,也是我们目前海外发展的重点,正在考察实施。”

今年6月,德力西邀请东南亚各国以及德、美、日等国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到郑州开会。会上,德力西向各国代表通报了他们的跨国发展计划,并希望与各国政府和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这次会议被喻为德力西实现跨国计划的一次“宣战”。

“我想问一个题外话,一个国际性的会议为什么把它放在郑州,与郑州有关系吗?”记者对德力西的这个会议地点发生兴趣。

“与郑州没有直接关系,但有间接关系。郑州地处中原,古人不是说:得中原者得天下嘛。”胡成中笑了,智慧的眼睛里蕴藏着玄机。

在线咨询 联系方式 二维码

服务热线

021-63095600

扫一扫,关注我们